
微信公眾號二維碼

微信咨詢顧問二維碼
新益為6S咨詢公司概述:6S管理作為一種從日企引進的行之有效的現場管理手段,已經成為我國眾多企業推崇的管理模式,并成功“植入”企業內部管理,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。6S管理培訓是實施6S管理的重要環節,是培養員工6S管理理念的重要方法。
6S管理培訓
為有效提高企業6S管理培訓工作的時效性,建議從以下幾個點著手。
一、建立明確的6S管理培訓規劃
在建立6S管理培訓規劃時,應根據內部員工的不同特點分別采取不同的方法,如對長白班人員和倒班人員的培訓時間安排上應合理;同時根據6S管理推進進度要求制定相關階段相關培訓內容重點,使6S管理培訓做到有重點、有針對性。對培訓師的選擇可“內外兼修”,前期或關鍵時段可聘請專家、學者對企業內訓師進行指導講座及輔導,而后期高素質的內訓師則是提高6S管理培訓質量的重要前提。
二、增強6S管理培訓的針對性和時效性
首先,必須處理好6S管理培訓中“長期”和“短期“的關系。一直以來,6S教育培訓工作存在著目標定位不準的現象,內培師對推行6S管理的長遠目標和階段目標區別不清,存在著只強調階段目標,不重視長遠目標的現象,或反之。這樣的結果使6S管理缺乏持久性和長遠性,由此產生了6S管理的推行阻力,因此必須理清二者的辯證關系并在培訓中積極予以協調解決;
其次,要正確處理好“供給”和“需求”的關系,企業6S教育培訓的直接對象是企業各階層員工,6S管理的實施對不同階層員工的要求、職責、標準都不同,從而使培訓內容設計上也應各有側重,因此在開展實際培訓時,要緊密聯系參訓人員的實際情況,做到“菜單式”培訓,有的放矢;
第三,要正確處理“繼承”與“創新”的關系,企業在推行6S管理工作后,積累了一些有效經驗,在培訓相關書本6S管理知識及其他先進企業經驗做法的同時,必須結合自身實際,積極消化內部成功經驗,豐富本行業或本企業6S管理知識內涵,自創“拳路”,打出自身的特色,為推行6S管理助力。
三、創新6S管理培訓方法
首先,針對班組人員集中脫產6S管理培訓難度大的問題,應拓寬思路,創新6S管理培訓方法,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以班組為單位的崗位6S管理培訓活動,采取符合崗位特點的6S管理培訓措施,立足崗位進行6S管理培訓。
其次,企業需要在具體的6S管理培訓工作中重點做好以下工作:一是培訓前,培訓組織者應該提前發放學習提綱,動員和倡導職工預備學習,通過學習帶著問題,帶著思考參加培訓,不能為了培訓而培訓;二是每次培訓課程結束后,應該結合培訓后的實際工作不定期組織專題研討,消化學習內容。也就是說,培訓后一定要結合實際工作有所行動。
第三,要建立按計劃輪訓與基層自主擇訓相結合的機制。對管理人員、內訓師的培訓,可采取行政手段來組織,聘請外訓師,實行計劃輪訓;對基層員工的培訓,可由基層單位根據自身推行進度及單位的實際情況,開展由單位內訓師開展針對性的培訓。
第四,借助現代教學設備,讓各層次員工根據自身崗位和相應的需求自主求學。
四、學以致用
企業在職工6S管理培訓方面,應建立以“干什么、學什么,缺什么、補什么”為指導思想、以提高職工素質為6S管理培訓重點的教學體系,將6S管理培訓內容與生產實際結合,將6S管理理論培訓與現場管理結合,6S管理培訓場所應更多地從課堂轉移到生產現場。通過6S管理培訓真正提高員職工的綜合素質、學習能力、管理能力,達到學以致用、用以促學、學用相長的目的。只有這樣才能更多地培養出真正能夠適應企業6S管理需要的人才。
五、建立激勵考核機制
首先,要對各基層單位6S管理培訓工作的考核。應把基層單位的6S管理培訓計劃的完成率、6S管理培訓班學員的出勤率、合格率的開展情況、6S培訓考核成績都作為年度考核指標,通過公平、公正的督察評比對6S管理培訓工作突出的給予重獎,對不重視6S管理培訓工作、6S管理培訓沒有實效的基層單位按考核相關規定處理,從而引起各級領導對6S管理培訓工作的重視,讓領導帶頭抓6S管理培訓。通常是6S管理培訓好的單位,6S管理推行也較好,因此可建立同獎同罰機制;
其次,對員工個人要建立6S管理培訓考核檔案。對員工的6S管理培訓出勤率,6S管理培訓成績等進行考核評價,同時要將6S管理培訓考核與日常業務技能考核、年度技術比武、技能考試一起納入績效考核。為保證考核的有效激勵作用,一定要細化、量化考核指標,既要有正激勵也要有負激勵,并且要做到考核制度面前人人平等,從而充分調動員工參與培訓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。
建立生產有序、管理順暢,操作規范,士氣高昂、高質量、低成本、短交期的作業現場;
為企業規劃設計一套由內到外的形象升級,外觀視覺價值體現、內在的管理內涵體現;
全員參與設備管理高產出和低成本運營,提升設備管理能力,維護能力,提高效率
構建班組生產管理體系、循環評價、人才育成、持續改善、績效管理、文化養成體系;
提高產品質量、降低生產成本、縮短交期、增加利潤,讓管理更系統科學,執行力更強
對工廠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合理安排,以提高生產效率、降低成本、優化物流、改善工作環境等